说课稿

时间:2025-07-10 10:45:45
【必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必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二、说设计理念: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三、说重难点:

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

在整体感知的时候我抓住了《课堂作业》语段阅读的原题全文的想表达的意思是————,2、3段主要从——、——两方面介绍山茶花的美?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2、感受山茶花花色的美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茶花花色的美,我借助了电脑视频,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了山茶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文中的比喻句拿出来,运用边想画面边读的方法指导朗读。并将读写结合,设计了一个访写你喜欢的一种山茶花。

3、感受山茶花花形的美

在对花色美进行了详尽指导以后,花形美就大胆地放手自学,检查标准便是能正确地完成练习题。

说板书:20、微笑着面对一切 无比的勇气

瘫痪的 痛苦挫折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当时的南宋遭受金兵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沦陷,从此江山破碎,不复统一。陆游伤心悲愤,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兵未成的遗恨,也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更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真情自然流畅,让人感到了诗句背后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借助教材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能力目标:诵读古诗,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

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的读诗,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赏析品读中深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达到本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具有音韵之美。古诗读来朗朗上口的特质,决定了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的重要方法。遵循“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我采取了指导朗读,引读领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给学生提供动口读、动脑想、动情说、动手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读、想、说、写中掌握本节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说教具使用

为了让多媒体课件更加有效地辅助教学,本节课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古筝乐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之美的课堂中,让学生的心智得以启迪,情感受到熏陶。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

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课 (二)初读感悟 读出韵律

(三)品读诗句 入境悟情 (四)激情诵读 升华情感 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求知欲,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你们了解陆游吗?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之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那么陆游在临终前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呢,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设计理念:本环节我通过设置悬念,以悬念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设置情境,把学生情感带入到诗境中。】

(二)初读感悟 读出韵律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做到字正腔圆,接着引导学生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来。

【设计理念:】

通过朗读,找出诗歌的情感线索——悲,从而整体体验古诗情感,把握古诗朗读的基调。

(三)小组探究学习,理解诗义。

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重要一环。我先让学生根据注释自己去理解,自己试说后,就与同桌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积累语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我首先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继而出示:元——原来、本来 同——统一,并提醒学生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然后再指名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

在理解这两句诗的基础上,我顺势抛出两个过渡句: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这是一件什么事?

接下来对宋朝历史背景资料的介绍就水到渠成。南宋的皇帝叫赵勾,是 ……此处隐藏11616个字……来的英雄形象。

(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烘托乡亲们悲愤的心情。

由此看来,成功的环境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今后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环境描写。

(五)合作探究

学完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与鬼子勇敢作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是小英雄。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前两部分与整个事件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手指板书中的小标题)

(六)我的视角

拿起手中的笔,从不同方面,写下你的收获。

(七)突出教路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是一个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力求简洁精炼:

小英雄雨来(节选)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顽强不屈

热爱祖国

这样的设计,抓住了课文主线,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脉络,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有序性、直观性,实现了文路、教路、学路的统一。

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学会和谐相处》是人教版新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与人交往”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高年级学生的独有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的目标,围绕“与人交往”这个主题纵深并拓宽,全面展现了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化解矛盾的技巧和方法。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的接触面越来越宽了,对人对事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与人交往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与烦恼,而人际交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况且目前,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之中,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习惯可谓势在必行。设计这节课, 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三、说教法学法

学法:

1.讨论法

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相结合

2、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设计理念: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情景模拟可以丰富儿童获得的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教法: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

设计理念:讲授是辅助的教学手段,为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配合着直观的图片、教具或故事达到充分调动儿童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说课时安排。

《学会和谐相处》一课需要两课时来完成,本次说课的内容选取的是这两课时中的第一课时。

五、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

2、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培养学生对热爱生活之情。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他人感受,提升心灵体验,逐步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地方法、技巧。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懂得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

2、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七、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本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并结合语言提示,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与人交往的话题。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二)模拟角色,演演悟悟

1、多媒体展示案例

2、引入情境:回忆发生的类似事情。

3、小组模拟这样的情景演一演。

4、说一说如果你是被强迫的、被打扰的同学,你的感受如何?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三)讨论交流,总结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有没有强迫过别人或打扰过别人呢?

2、因此我们希望别人不要强迫自己、打扰自己,我们首先应该怎样做?

3、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与人交往的原则。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选择,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人交往,完成下表。

5、总结规则:(学生总结,教师汇总)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合作探究,名言导向

1、大家讨论一下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还知道哪些与人相处的名言?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陶铸)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 (华罗庚)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奥斯特洛夫斯基)

远亲不如近邻。

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设计理念:

运用名言、警句和谚语教育孩子是一个好方法 。它们具有不可估量、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作用。

(五)名言小结,互送忠告

1、同学之间互赠名言,以示忠告。

2、为了让学生把与人相处的规则,落实到行动中去,教师赠与

列宁的名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六)收集实践,学习技巧

作业: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成功交往的案例,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材,应创设条件尽可能的向社会延伸。

八、说板书设计:

学会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必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